【泗水概況】
泗水縣位于山東省中南部,地處濟寧、臨沂、泰安三市交界處,總面積1119平方公里,轄13個鄉鎮(街道),總人口63萬人。泗水因古老泗河發源于境內而得名,人文歷史悠久,文化積淀豐厚,是至圣孔子的誕生地,先賢仲子的故里,東夷文化的搖籃,儒家學說的發祥地。泗水境內自然生態優良,山青水秀,林密泉美,名勝眾多,素有“海岱名川”之美譽。
【區位交通】
境內兗石鐵路、327國道、日蘭高速橫貫東西,西接京臺高速、京滬高鐵,構筑起泗水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。京滬高鐵的開通,極大的拉近了與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大都市的空間距離,從泗水到北京、南京僅需2小時,到上海、杭州僅需3小時。泗水地處魯南經濟帶,是濟寧市的東大門,具備承接東部沿海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產業資本梯度轉移的有利條件。康師傅味珍食品、娃哈哈灌裝飲料、匯源礦泉水、雨潤食品、海螺水泥、康得新預涂膜基材生產基地等項目已落戶泗水。以泗水為中心,200公里半徑范圍,包括濟南、聊城、菏澤、徐州、棗莊、臨沂、日照等城市,總人口約1億人;500公里半徑范圍,包括北京、天津、南京、杭州等城市,覆蓋了京津冀經濟圈、長三角經濟區、中原經濟區等,總人口約6億人,具有廣闊的市場幅域。
【歷史文化】
歷史沿革 泗水歷史悠久,文化源遠流長。據《尚書》記載,泗水是禹治“九水”之一。隋以前,先后為卞明國、卞邑,歸屬魯國。隋開皇十一年(公元591年)改為泗水縣,隋末至唐代、明代、清代一直沿用。清朝時期屬兗州府,民國二年(1913年)泗水縣屬濟寧道。1956年5月屬濟寧專屬。1983年10月屬泰安地區。1985年5月,屬濟寧地區至今。
文化淵源 泗水是三皇發跡之鄉,五帝發祥之地,是古代東夷炎族的搖籃,中華上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。東夷文化的源頭、核心就在以泗水為核心的汶泗流域。上至伏羲、堯、舜、禹,下至唐、明、清,在泗河流域形成了一條貫穿幾千年的東方歷史文化彩帶。泗水是儒家學說的重要發祥地,屬“孔孟之鄉”,至圣先師孔子出生在泗水尼山,是先賢仲子故里。儒家五圣(至圣孔子、亞圣孟子、復圣顏子、宗圣曾子、述圣子思)以及墨子、仲子等眾多的先賢都生長、活動在泗河流域,與泗水結下不解之緣。
泉林陪尾山下,名泉薈萃,泉多如林。孔子面對川流不息的泉水,曾發出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”的慨嘆;唐代大詩人李白“秋波落泗水,海色明徂徠”、宋代理學家朱熹“勝日尋芳泗水濱,無邊光景一時新。等閑識得東風面,萬紫千紅總是春”的佳句,至今廣為傳誦;清康熙、乾隆皇帝十次駐蹕泉林,留下了大量贊美詩篇。泗水自古即以陶聞名,特別是古陶鎮柘溝,至今陶器遠銷各地,“魯柘硯”被列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,聞名中外。
【優勢資源】
----農副產品資源豐富。農副產品質優量大,自古以來就有“川上糧倉”之美譽,是省級十大畜牧標準化示范區之一和20萬畝地瓜、30萬畝花生、10萬畝西瓜標準化生產基地,是“中國優質西瓜之鄉”“中國優質花生之鄉”“全國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推廣與監管示范縣”“全國生豬調出大縣”“全省農產品出口質量安全示范縣”。“泗水粉皮”“泗水地瓜”“泗水裘皮羊”“泉林鴨”等都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,總數達到11個,位居全國各縣市區之首。
----礦泉水資源豐富。泗水年平均可利用水資源1.5億立方米,地下水補給量1.6億立方米。此外,縣內遍布著大大小小的泉,經國家和省地礦部門鑒定,泉林、泗張、圣水峪等地的6處礦區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。屬含鍶型礦泉水,水質好,出水量大,沒有工業污染。
----旅游資源十分豐富。境內天藍地綠、石奇林密、山青水秀、泉多景美。泉水和生態是泗水旅游資源的兩大特色,泉林景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,卞橋雙月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;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5.1%,林木綠化率達到48.1%。被評為“山東省綠化模范縣”、“省級園林城市”。安山景區被命名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,鳳仙山被評為山東省十大“非著名”山峰,泉林泉群被評為山東十大“最具特色影視拍攝地”。尼山圣源書院成為世界文明論壇的永久性舉辦地,“南有博鰲經濟論壇、北有尼山文明論壇”的文化品牌正逐步打響。另外,新開辟了西侯幽谷、萬紫千紅、安山寺、龍門山等旅游景點,新發展了萬畝桃園、石榴園、板栗園、銀杏園等生態觀光農業區,初步形成了“自然景觀、人文景觀、觀光農業”三位一體的生態旅游格局,已成為山東知名的休閑度假勝地,被評為“山東省最佳生態旅游示范縣”“山東省鄉村旅游示范縣”。
----勞動力資源充足。泗水縣城鄉剩余勞動力約有20萬人,擁有3萬左右打工返鄉及經過專業培訓的技術熟練工人,其中18-35歲12000人,35-45歲10000人,完全可以滿足企業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要。泗水周邊地區現有高等院校30余處,各類中等職業技術院校50余處,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萬人,可用勞動力35萬人。
【產業基礎】
泗水縣著力實施“生態立縣、工貿強縣、開放興縣”三大戰略,形成了包裝彩印、食品飲料、機械電子、生物醫藥、文化旅游等優勢產業。
泗水縣依托量大質優的農副產品資源,逐步形成了以娃哈哈、匯源為代表的飲料加工業;以康師傅為代表的凍干食品加工業;以利豐、水晶為代表的淀粉制品加工業,以新綠、雨潤為代表的肉類制品加工業;以慧豐、錦川為代表的花生制品加工業。淀粉綜合加工能力達25萬噸,花生加工能力達10萬噸。現有生產加工企業100余家,規模以上企業23家,被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。
◆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
◆味珍食品有限公司
◆圣水峪礦泉水有限公司
◆福潤肉類加工有限公司
◆利豐食品有限公司
◆慧豐花生食品有限公司
政策扶持
對外來投資企業開發區內所需土地給予優惠地價,稅收享受外商投資優惠政策,免收縣內自主掌握的行政事業性收費;對重大項目或者省級以上科技部門認定的高新技術項目、可采取一事一議,一企一策,特事特辦的方法給予稅費、土地價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。
服務優質高效。在企業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后,政府將成立由縣級領導任組長,各有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項目服務組,負責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協調工作,為項目建設提供全程跟蹤服務。
企業生產“寧靜日”制度。每月1至25日為企業生產“寧靜日”,除重大、緊急、特殊情況外,在此期間,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到企業進行常規性檢查、收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