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業互聯網應用在人、機、物的聯系上,而這種聯系需要的是極為快速且沒有延遲的網絡標準,而5G就能很好滿足這個要求。因此,工業互聯網為5G帶來了十分廣闊的應用空間,諸如遠程操控、大數據共享、無人工廠等。而只有5G+工業互聯網,能夠使工業互聯網落到實地,通過賦能工業互聯網,使其能真真正正的投入應用中,變革原有的制造生產模式,推動制造業轉型高質量發展。
與消費互聯網的服務主要面向消費者不同,工業互聯網的著力點在產業本身,通過數字化轉型,優化企業內部流程、改善資源配置、提高運營效率、創新商業模式,為提升實體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提供新動能。為此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強調,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,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,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,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,加快制造業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。

當前,制造業最顯著的發展趨勢就是發展工業互聯網。工業互聯網通過構建工業環境下人、機、物全面互聯,實現設計、生產、管理、服務等產業全要素的全面連接,這是制造業網絡化、智能化發展的核心支撐。在行業內,工業互聯網可以打通企業—供應鏈—行業數據鏈,通過工業大數據分析不斷提高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和運營管理的資源配置效率,進而將工業技術、經驗和知識等模型化、顯性化,最終推動工業技術創新和科學決策。在行業間,工業互聯網可實現跨企業、跨行業、跨領域的協同,促進新組織形式、新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,從而推動形成數字驅動和智能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,為制造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奠定基礎。正因如此,工業互聯網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我國推進智能制造、重塑工業體系、搶占全球產業競爭新制高點的重要抓手。
工業互聯網中快速產生積累大數據,成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天然平臺,因此,人工智能賦能工業互聯網必將不斷發展。與此同時,工業互聯網中的安全相關數據也持續快速產生積累,因此應當也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工業互聯網安全。
與消費互聯網相比,工業互聯網的技術基礎除了互聯網、移動互聯網、物聯網等網絡連接技術,還包括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數據存儲、處理技術,以及虛擬現實、3D打印等產業應用技術。與消費互聯網相比,工業互聯網“軟硬結合”的特點更加突出,要加大關鍵共性技術、前沿引領技術、現代工程技術、顛覆性技術創新力度,突破互聯網底層技術瓶頸。
加快布局全局性、基礎性、戰略性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項目,繼續保持中國互聯網應用的領先地位。同時,需要強化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,激發互聯網企業內在的創新動力,鼓勵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,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;并發揮政府對創新的引導和推動作用,為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。
日前,工信部印發的《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0年工作計劃》提出,將在年底前打造10個標桿網絡,推動100個重點行業龍頭企業、1000個地方骨干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升級。
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我國工業門類齊全、體量大,通過工業互聯網把機床、機器人、加工機械等工業設備集成互聯,并有效實施狀態監測、故障預測和優化控制,將產生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。
事實上,為打造工業互聯網高地,重慶、山東、江蘇、浙江、湖南等地都紛紛加大力度,布局工業互聯網。據記者了解,當前至少有27個省市區發布了工業互聯網發展政策。
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與疊加,將明顯帶動制造業的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提升,也必將帶來制造業發展的倍增與乘數效應。無論是產業政策支持力度還是企業需求角度,智能制造有望迎來高速發展期。年初以來,無論運營商還是各級政府,均強調加速5G建設,強化ToB垂直應用。
中國巨大的市場催生了豐富的互聯網應用場景,推動了消費互聯網領先發展。在工業互聯網階段,應繼續發揮中國巨大市場的優勢,探索應用場景創新,加速對教育、醫療、出行、金融、零售、文旅、政務等垂直產業連接。隨著我國5G在今年實現規模商用,工業互聯網有望實現快速落地。
綠 天 使 產 業 園
聚產業·匯人才·創價值
打造新時代新興產業集群
以“孵化+投資+加速+輔導上市”的服務模式
全方位賦能企業發展
聯系方式:
咨詢熱線:400-628-1280
網址:http://www.hbbothwin.cn/
地址:青島市山河路702號綠天使產業園運營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