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城陽區促進工業投資高質量增長三年行動 計劃(2020-2022 年)
為深入實施工業強區發展戰略,促進工業投資快速持續增 長,推動先進制造業高速發展,優勢產業集聚發展,結合我區實 際,制定本行動計劃。
一、工作目標
堅持“引增量、擴存量”并舉,推動新項目落地和企業增資 擴產,增強工業投資后勁。到 2022 年,全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 年均增長 45%以上;智能制造試點示范、兩化融合、互聯網工業 企業(項目)達到 100 個以上;獨角獸企業、瞪羚企業、“專精 特新”小巨人、隱形冠軍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達到 200 家以 上;工業技術裝備總體基本達到國內先進水平,重點領域、骨干 企業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;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 到 1800 億元以上。
二、主要內容
(一)鼓勵增量企業加快產業化。
1.推進新建項目加快建設,提升項目數量和質量,確保工業 投資規模持續高質量增長。對符合我區產業導向,新建內資投資 規模 1 億元及以上、外資投資規模 1000 萬美元及以上,且固定 資產投資(指新建廠房及設備,不含土地款)5000 萬元及以上 的制造業項目,按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 5%予以資助,最高不超 過 2000 萬元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)
(二)支持存量企業改造升級。
2.實施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普惠性獎補。對鼓勵類和允許發展 類且當年設備投資 100 萬元到 500 萬元的技術改造項目,按照設 備投資額 20%給予獎補。其中,屬于進口設備,按照設備投資額 再給予 5%獎補。
3.實施區、市技術改造獎補政策疊加獎勵。對獲得市級技術 改造獎補資金的企業,按市財政獎補資金給予 1:1 配套獎勵。
4.實施技改完工投產獎勵。對當年設備投資額 5000 萬元以 上且當年投產的重大技改項目,從完工投產年度起,前三年按企 業區級貢獻較上年增長部分實行等額獎勵,后兩年按企業區級貢 獻較上年增長部分的 50%給予獎勵。 以上獎勵以企業設備投資額為限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)
(三)推動制造方式全面智能化。
5.鼓勵企業實施“機器換人”。對購買使用工業機器人產品 的企業,按市財政獎補資金給予 1:1 配套獎勵,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。
6.提升技術裝備及管理智能化。加速推動 5G、工業互聯網、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、新模式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建設無人車間、 無人工廠,經驗收達到標準,按照項目當年實際投資額(含設備、 軟件等投資)5%給予獎補,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。該條款可以 與技改獎補條款同時享受。
7.大力培育新型制造模式。對新認定的國家、省、市、區級 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,區財政分別給予 100 萬元、50 萬元、30 萬元、20 萬元獎勵。
8.鼓勵裝備制造企業自主創新。支持企業研制首臺(套)重 大技術裝備,通過省級認定的首臺(套)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 部件分別給予 50 萬元、30 萬元獎勵。推廣首臺(套)產品應用, 購買應用本區工業企業首臺(套)產品的本區用戶,按購買價格 的 30%給予購買方獎勵,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 50 萬元。
9.鼓勵企業提升發展能級。對新認定的市“專精特新”中小 企業,每家給予 10 萬元獎勵。對經認定的隱形冠軍、“專精特新” 小巨人、瞪羚企業、獨角獸企業,按照市財政獎補資金給予 1: 1 配套獎勵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)
(四)促進產業集聚發展。
10.支持打造工業產業集聚區。支持街道規劃建設特色產業 集聚區,對列入區級重點產業集聚區培育計劃的,給予 50 萬元 獎勵。對新認定的國家級、省級、市級重點產業集聚區(新型工 業化產業示范基地),分別給予 300 萬元、200 萬元、100 萬元獎 勵,用于街道整理土地或集聚區基礎設施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)
一、工作目標
堅持“引增量、擴存量”并舉,推動新項目落地和企業增資 擴產,增強工業投資后勁。到 2022 年,全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 年均增長 45%以上;智能制造試點示范、兩化融合、互聯網工業 企業(項目)達到 100 個以上;獨角獸企業、瞪羚企業、“專精 特新”小巨人、隱形冠軍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達到 200 家以 上;工業技術裝備總體基本達到國內先進水平,重點領域、骨干 企業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;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 到 1800 億元以上。
二、主要內容
(一)鼓勵增量企業加快產業化。
1.推進新建項目加快建設,提升項目數量和質量,確保工業 投資規模持續高質量增長。對符合我區產業導向,新建內資投資 規模 1 億元及以上、外資投資規模 1000 萬美元及以上,且固定 資產投資(指新建廠房及設備,不含土地款)5000 萬元及以上 的制造業項目,按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 5%予以資助,最高不超 過 2000 萬元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)
(二)支持存量企業改造升級。
2.實施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普惠性獎補。對鼓勵類和允許發展 類且當年設備投資 100 萬元到 500 萬元的技術改造項目,按照設 備投資額 20%給予獎補。其中,屬于進口設備,按照設備投資額 再給予 5%獎補。
3.實施區、市技術改造獎補政策疊加獎勵。對獲得市級技術 改造獎補資金的企業,按市財政獎補資金給予 1:1 配套獎勵。
4.實施技改完工投產獎勵。對當年設備投資額 5000 萬元以 上且當年投產的重大技改項目,從完工投產年度起,前三年按企 業區級貢獻較上年增長部分實行等額獎勵,后兩年按企業區級貢 獻較上年增長部分的 50%給予獎勵。 以上獎勵以企業設備投資額為限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)
(三)推動制造方式全面智能化。
5.鼓勵企業實施“機器換人”。對購買使用工業機器人產品 的企業,按市財政獎補資金給予 1:1 配套獎勵,最高不超過 200 萬元。
6.提升技術裝備及管理智能化。加速推動 5G、工業互聯網、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、新模式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,建設無人車間、 無人工廠,經驗收達到標準,按照項目當年實際投資額(含設備、 軟件等投資)5%給予獎補,最高不超過 1000 萬元。該條款可以 與技改獎補條款同時享受。
7.大力培育新型制造模式。對新認定的國家、省、市、區級 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,區財政分別給予 100 萬元、50 萬元、30 萬元、20 萬元獎勵。
8.鼓勵裝備制造企業自主創新。支持企業研制首臺(套)重 大技術裝備,通過省級認定的首臺(套)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 部件分別給予 50 萬元、30 萬元獎勵。推廣首臺(套)產品應用, 購買應用本區工業企業首臺(套)產品的本區用戶,按購買價格 的 30%給予購買方獎勵,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 50 萬元。
9.鼓勵企業提升發展能級。對新認定的市“專精特新”中小 企業,每家給予 10 萬元獎勵。對經認定的隱形冠軍、“專精特新” 小巨人、瞪羚企業、獨角獸企業,按照市財政獎補資金給予 1: 1 配套獎勵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)
(四)促進產業集聚發展。
10.支持打造工業產業集聚區。支持街道規劃建設特色產業 集聚區,對列入區級重點產業集聚區培育計劃的,給予 50 萬元 獎勵。對新認定的國家級、省級、市級重點產業集聚區(新型工 業化產業示范基地),分別給予 300 萬元、200 萬元、100 萬元獎 勵,用于街道整理土地或集聚區基礎設施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)
(五)支持企業搬遷上樓。
11.引導搬遷工業企業向區內高層工業樓宇集中。對購置區 內高層樓宇的搬遷工業企業,給予每平方米 500 元補助,最高不 超過 500 萬元。鼓勵搬遷上樓企業盡快投產,給予企業搬遷年度 區級貢獻較上年增長部分等額獎勵。支持科研用地建設高層工業 樓宇,對符合產業要求的建設面積給予每平方米 200 元補助,上 限不超過 1000 萬元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)
(六)加強土地要素保障。
12.鼓勵街道整備重大項目用地。鼓勵街道整備 100 畝以上 成片工業用地,保障新興產業重大項目落地,每整備 1 個符合條 件地塊,且單個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達到 5 億元以上,給予街道 100 萬元獎勵。
13.鼓勵企業原地改造升級。原依法取得的工業用地改造開 發后提高容積率但不改變用途的,可不再增繳土地價款,但不得 分割轉讓。現狀用地性質在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前提下,現有 制造業企業通過提高工業用地容積率、調整用地結構增加的服務 型制造業業務設施和經營場所,其建筑面積不超過原總建筑面積 的 15%,用地面積不超過 7%,可繼續按原用途使用土地,但不得 分割轉讓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、區自然資源局)
(七)加大融資支持力度。
11.引導搬遷工業企業向區內高層工業樓宇集中。對購置區 內高層樓宇的搬遷工業企業,給予每平方米 500 元補助,最高不 超過 500 萬元。鼓勵搬遷上樓企業盡快投產,給予企業搬遷年度 區級貢獻較上年增長部分等額獎勵。支持科研用地建設高層工業 樓宇,對符合產業要求的建設面積給予每平方米 200 元補助,上 限不超過 1000 萬元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)
(六)加強土地要素保障。
12.鼓勵街道整備重大項目用地。鼓勵街道整備 100 畝以上 成片工業用地,保障新興產業重大項目落地,每整備 1 個符合條 件地塊,且單個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達到 5 億元以上,給予街道 100 萬元獎勵。
13.鼓勵企業原地改造升級。原依法取得的工業用地改造開 發后提高容積率但不改變用途的,可不再增繳土地價款,但不得 分割轉讓。現狀用地性質在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前提下,現有 制造業企業通過提高工業用地容積率、調整用地結構增加的服務 型制造業業務設施和經營場所,其建筑面積不超過原總建筑面積 的 15%,用地面積不超過 7%,可繼續按原用途使用土地,但不得 分割轉讓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財政局、區自然資源局)
(七)加大融資支持力度。
14.加強銀企對接擴大信貸總量。積極開展不同形式、不同 規模的銀企對接活動,用足用活國家有關政策,加大對工業投 資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。
15.加大中小微企業轉貸續貸支持力度。對生產經營正常、 財務和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,特別是隱形冠軍、“專精特新”小 巨人、瞪羚企業、獨角獸企業,其流動資金周轉貸款到期后仍有 融資需求、又臨時存在資金困難的,由轉貸引導基金提供“過橋” 支持,幫助企業完成續貸。
16.加大中小微企業“助保貸”政銀企風險共擔機制力度。 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導向放大作用,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 中小微企業特別是隱形冠軍、“專精特新”小巨人、瞪羚企業、 獨角獸企業的貸款力度,讓更多中小微企業獲得低成本貸款支 持。合作銀行要配合資金主管部門做好風險補償金的日常管理工 作,確保貸款風險補償金??顚S?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地方金融監管局)
三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強組織領導。各有關部門、街道辦事處要充分認識 工業投資對促進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,要把推動工業 投資納入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,緊緊圍繞新一輪高水平工業投資 行動目標,建立區、街道、企業聯動工作機制,加強工作統籌安 排,確保三年行動計劃順利推進,達到預期目標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各街道辦事處)
15.加大中小微企業轉貸續貸支持力度。對生產經營正常、 財務和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,特別是隱形冠軍、“專精特新”小 巨人、瞪羚企業、獨角獸企業,其流動資金周轉貸款到期后仍有 融資需求、又臨時存在資金困難的,由轉貸引導基金提供“過橋” 支持,幫助企業完成續貸。
16.加大中小微企業“助保貸”政銀企風險共擔機制力度。 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導向放大作用,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 中小微企業特別是隱形冠軍、“專精特新”小巨人、瞪羚企業、 獨角獸企業的貸款力度,讓更多中小微企業獲得低成本貸款支 持。合作銀行要配合資金主管部門做好風險補償金的日常管理工 作,確保貸款風險補償金??顚S?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區地方金融監管局)
三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強組織領導。各有關部門、街道辦事處要充分認識 工業投資對促進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,要把推動工業 投資納入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,緊緊圍繞新一輪高水平工業投資 行動目標,建立區、街道、企業聯動工作機制,加強工作統籌安 排,確保三年行動計劃順利推進,達到預期目標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各街道辦事處)
(二)加強跟蹤服務。全面梳理國家、省、市和區現行政策, 通過組織政策宣講會、專題培訓班等活動,及時宣傳解讀,引導 企業準確把握政策導向,更好更快獲得政策紅利。持續推進“放 管服”改革,進一步優化工業投資項目辦理程序,壓縮辦理時限。 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工業投資項目的服務保障工作,主動作 為,建立項目臺賬,積極推動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, 推動工作落實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各街道辦事處)
(三)加強項目投資管理。建立固定資產投資 500 萬元以上 工業投資項目庫,重點抓好固定資產投資 5000 萬元以上工業投 資項目。區有關部門對各街道負責工業投資的人員進行業務培 訓,及時指導項目納統入庫,做到應統盡統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各街道辦事處)
四、其他說明事項
(一)本政策與已出臺其他財政扶持政策按照“就高不重復” 的原則執行。
(二)已享受本獎勵政策的企業,需承諾自享受政策之日起 五年內不遷離城陽區。
(三)申報企業應當據實報送有關材料,對申報數據、資料 的真實性、準確性負責,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。對于弄虛作假, 采取欺騙手段獲得獎勵資金的,一經發現,將撤銷其相應資格, 依法追回已撥付獎勵資金,并記入企業信用信息檔案;構成犯罪 的,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。
(四)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特別重大的產業項目采取 “一事一議”方式,給予“一企一策”。
抄送:區委各部門,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,區政協辦公室,區人武部, 區法院,區檢察院。
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 年 3 月 31 日印發
(三)加強項目投資管理。建立固定資產投資 500 萬元以上 工業投資項目庫,重點抓好固定資產投資 5000 萬元以上工業投 資項目。區有關部門對各街道負責工業投資的人員進行業務培 訓,及時指導項目納統入庫,做到應統盡統。 (責任單位:區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各街道辦事處)
四、其他說明事項
(一)本政策與已出臺其他財政扶持政策按照“就高不重復” 的原則執行。
(二)已享受本獎勵政策的企業,需承諾自享受政策之日起 五年內不遷離城陽區。
(三)申報企業應當據實報送有關材料,對申報數據、資料 的真實性、準確性負責,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。對于弄虛作假, 采取欺騙手段獲得獎勵資金的,一經發現,將撤銷其相應資格, 依法追回已撥付獎勵資金,并記入企業信用信息檔案;構成犯罪 的,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。
(四)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特別重大的產業項目采取 “一事一議”方式,給予“一企一策”。
抄送:區委各部門,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,區政協辦公室,區人武部, 區法院,區檢察院。
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 年 3 月 31 日印發